头骨骨折怎么处理
头骨骨折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保守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线性骨折无移位且无颅内损伤时,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医生可能开具甘露醇注射液减轻脑水肿,配合乙酰氨基酚片缓解头痛。若伴随恶心呕吐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控制症状。
凹陷性骨折或伴有脑组织受压时需手术干预。颅骨复位术适用于凹陷深度超过1厘米的病例,术中需清除碎骨片并修复硬脑膜。开放性骨折则需紧急行清创缝合术,术后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所有手术患者术后需进行3-6个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合并脑脊液漏的骨折需绝对卧床,床头抬高30度,必要时行腰椎穿刺引流。医生会监测电解质平衡,补充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渗透压。若漏液持续1周以上需考虑硬脑膜修补术。
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具有特殊性,需在2周内进行手术修补。采用可吸收颅骨锁固定系统,避免影响颅骨发育。术后每3个月复查头颅CT直至骨骼愈合。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需特别注意,即使轻微外伤也可能导致广泛骨折。治疗时应评估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必要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康复期建议补充碳酸钙D3片促进骨愈合。
头骨骨折患者康复期间应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蛋白。维生素D补充剂量建议维持在400-800IU/日,可通过晒太阳或服用维生素AD软胶囊实现。3个月内避免游泳、球类等可能造成头部撞击的运动,睡眠时使用记忆棉枕头减轻局部压力。定期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如单腿站立、走直线等,每周3次,每次15分钟。若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变化或肢体无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复查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