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药物球囊治疗
冠心病药物球囊治疗是通过球囊扩张联合局部药物释放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的介入疗法,主要适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等情况。
药物球囊表面涂有抗增殖药物如紫杉醇,球囊扩张时将药物直接释放至血管壁抑制内膜增生。该技术通过物理扩张解除狭窄的同时,药物可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和远期再狭窄概率。治疗过程无需植入金属支架,避免异物残留引发的炎症反应和血栓风险。对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药物球囊能突破原有支架网格实现二次干预。小血管病变应用时可保留后续治疗机会,分叉病变处理时能减少分支血管受累。操作需在导管室由心内科医师完成,术前需评估病变长度、血管直径及钙化程度。
术后需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6个月,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可能出现血管夹层、穿孔等并发症,严重钙化病变或弥漫性狭窄效果受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过敏或局部血管痉挛,术后再狭窄率约10-20%。该技术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与普通球囊相比费用较高,但远期预后优于单纯球囊成形术。
接受药物球囊治疗后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血栓形成。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定期复查血脂、心电图等指标,出现胸痛加重或休息时胸闷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的寒冷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心绞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