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症状有哪些
龋齿症状主要有牙齿变色、牙面龋洞、冷热敏感、食物嵌塞、自发疼痛等表现。龋齿是牙体硬组织被细菌分解产酸导致的慢性破坏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1、牙齿变色
早期龋齿表现为牙面白垩色斑块,随着矿物质流失逐渐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釉质表层脱矿导致透光性改变,在咬合面窝沟或邻面等隐蔽部位更易出现。使用探针检查时可发现牙面粗糙,但尚未形成明显龋洞。
2、牙面龋洞
龋坏进展至牙本质时形成肉眼可见的龋洞,初期为小而深的缺损,后期扩展为口小底大的潜行性破坏。邻面龋可通过X线片发现牙颈部的三角形透射影,咬合面龋则呈现窝沟处的釉质中断现象。
3、冷热敏感
当龋坏接近牙髓腔时,冷热刺激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患者进食冰淇淋或热饮时出现短暂尖锐疼痛,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这种一过性敏感提示牙本质暴露但尚未引发不可逆性牙髓炎。
4、食物嵌塞
邻面龋导致牙齿接触点破坏后,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蔬菜易嵌入龋洞。长期嵌塞可引发牙龈乳头红肿,咀嚼时产生胀痛感。使用牙线通过邻间隙时会有明显阻力或断裂。
5、自发疼痛
深龋累及牙髓时出现阵发性自发痛,夜间平卧时因髓腔压力增高而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同侧颞部或耳周,患者常无法准确定位患牙。此时牙髓多已发生化脓性病变,需进行根管治疗。
预防龋齿需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限制高糖饮食摄入。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对早期龋损可采取氟化物再矿化或窝沟封闭处理。出现持续性牙痛或牙龈肿胀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儿童建议定期涂氟,孕妇需加强钙质补充以维护牙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