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65507次浏览

牙周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和严重性常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1、牙龈出血

牙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要出血,偶也可有自发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水肿显得比较光亮。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或轻探龈沟均不引起出血。而在初期和早期龈炎阶段,轻探龈沟即可出血。它比牙龈颜色的改变出现的早些,而且也较客观。

2、牙龈退缩

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长时间受大量牙石的压迫,刺激牙龈,所以,龈缘外形出现水平式的退缩。

3、牙齿松动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4、牙周袋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mm,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可以从牙周袋溢出。

相关推荐

02:51
牙齿总是咬到口腔内壁怎么回事
牙齿总咬到口腔内壁,最常见的原因是智齿的颊向阻生,如果偶尔发生牙齿咬到口腔内壁的情况属正常,不用过分担心。如果口腔内某一固定部位,经常被牙齿咬到,多数是因为局部软组织有明显隆起或局部肿胀而导致,也可能是由于智齿阻生,尤其是上颌智齿颊向阻生时,易刺激到局部的颊黏膜,引起局部咬伤、咬破、肿痛的症状。另外,由于患者牙列不整齐,引起颊黏膜的咬伤,比如患者磨牙区的复合覆盖关系异常,出现深覆盖,反覆盖,颊侧的牙尖突出,应在对侧的下颌牙尖的外侧,如此咬合时,易咬到口腔内壁的黏膜,引起黏膜的损伤、疼痛。
牙齿松了连着肉拔不掉该怎么办
成年人牙齿松动了拔不掉,往往它是由于牙周炎,牙齿有炎症,引起的牙齿松动,牙齿往往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炎症,它是有一定细菌感染,如果说自己拔很容易引起更加深层次的或者说感染扩大。没有引起感染还可能留了牙根在里面,但将来可能会引起进一步的感染。到那个时候再去拔,给自己造成没有必要的痛苦,给医生也造成没必要的麻烦。因此如果牙齿松动,连着牙龈,应当找医生帮忙拔牙。小朋友的牙齿松动了,连着牙龈,也建议去找医院,让医生帮忙拔掉。
语音时长 02:20

2021-09-29

70197次收听

糖尿病会引起牙周炎吗
糖尿病也有可能会引起牙周炎,牙周炎的出现跟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体内抗体不足,受到细菌入侵之后就比较容易出现牙周炎,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牙周炎反复出现,因此平时一定要积极对症治疗。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炎的几率比较大,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牙周炎。平时可以多吃有营养的食物,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若有牙周炎出现,建议及时使用消炎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服用降糖药物,避免病症变得更加严重。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1

81555次收听

牙周炎的症状表现
随着当下的生活不断的发展,我们的饮食也变得不断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牙齿的健康也出现了很多的情况,例如牙周炎这个牙科疾病,那么牙周炎主要有哪些症状和表现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牙周炎基础治疗措施
牙周炎使我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受到了困扰,是我们寝食难安,在我们大现在患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时间长了会导致病情严重甚至有癌变的可能,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是怎么样的呢?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想知道。
慢性牙周炎怎么进行治疗
慢性牙周炎在老年群中发病最为广泛,由于此病是有炎症引起的,在早期,它的表现症状不是很明显,常常会被忽视,等到确诊治疗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因此,根据这种常见的情况,可以进行局部或者全身的治疗。
如何诊断是否患有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是牙龈萎缩引起的,所以高发病人群是40岁以上的人群,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几乎人人难于幸免,糖尿病人群也是高发病人群,牙周炎家族遗传性极高。无分父系母系,甚至隔代遗传。所以20---30多岁的人群也有相当的比例。过早出现牙周袋的年轻人群,也会因厌氧菌的爆发引起急性牙周炎。
揭秘口腔检查的重要性
牙周疾病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的炎症,是由经常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时会出血。到了中期会形成牙周袋、炎性牙周膜,进而红肿,出现口臭。到了后期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移位,直到掉落。
口服抗生素可以治愈牙周炎吗
牙周炎是菌斑堆积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口服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减缓菌斑的再聚集,是牙周病治疗的途径之一。特别是针对于急性感染,或者合并糖尿病、HIV感染、风湿性心脏病等全身疾病时,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炎症、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但是由于牙菌斑生物膜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对抗菌药物有着比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单独使用抗生素时,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必须结合临床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牙周炎是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在牙菌斑的作用下发生了炎症、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一种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牙周炎又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等多种类型。
语音时长 01:16

2020-03-12

57357次收听

02:01
牙周炎是怎么回事可以治愈吗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口腔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在牙菌斑的作用下发生炎症、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等多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慢性牙周炎不会有明显疼痛。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龈发炎、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牙周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是牙菌斑,而口腔中的牙菌斑是在不断形成,即便每天认真刷牙,有些部位仍然会残留牙菌斑,因此牙周炎很容易复发。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需要长期的保持口腔卫生。
02:46
牙周炎吃什么药
一般临床上推荐的消炎药是硝基咪唑类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常用。牙周炎的用药,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用药。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是牙龈炎和轻中度的牙周炎,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药物的治疗应该主要用于重度的牙周炎患者,而且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和侵袭性的牙周炎患者,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联合用药。用药前应该先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目的是为了扰乱生物膜结构,针对性用药。另外要尽量做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针对性选择窄谱的抗菌药物。
02:25
牙周炎怎么治疗
牙周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针对菌斑的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要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辅助的工具来保持口腔的卫生。还要到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施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消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对于非常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以后2到3个月,进行修复的治疗,包括永久性的固定修复,或者是可摘式的义齿修复,如果碰到非常松动的牙齿,同时还可以做松动的牙齿治疗。部分患者由于牙齿排列不齐,或者是错位导致的牙周炎,也可以考虑做正畸治疗。
牙周病和糖尿病有关吗
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关系非常的密切。现在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牙周病它不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而且还是糖尿病及许多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而且如果患了一些系统性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它也会增加机体患牙周病和加剧牙周组织破坏的风险。糖尿病它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糖尿病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病的风险和严重程度,是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牙周病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并能增加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有效的治疗可以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建议患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它们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简单而言,牙周病会增加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难度。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得到控制,血糖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一定要高度关注。
语音时长 02:30

2019-09-04

58965次收听

什么是侵袭性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是一个发展时间比较长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牙石等不洁性物质引起的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发病患者的年龄较轻,大部分处在20岁到35岁之间,再有就是发病的进程较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牙槽骨。发病的病牙主要特点是磨牙和切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菌斑牙石的表现与它的破坏程度不相符,有的患者年纪较轻,口腔卫生较好,但牙槽骨破坏的程度较重,这些都是侵袭性牙周炎的特点。所以年轻人一旦发生牙齿的松动,咬合的牙周反复红肿,应该及时就医查明是否出现了侵袭性牙周炎。
语音时长 01:59

2018-12-13

57933次收听

02:24
侵袭性牙周炎是什么
侵袭性牙周炎相对于慢性牙周炎而言是一个发展时间比较长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牙石等不洁性物质引起。侵袭性牙周炎有些非常明显的特点:一,发病患者的年龄较年轻,大部分处在20岁到35岁之间。二,发病进程比较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牙槽骨;此外发病的病牙主要特点是磨牙和切牙。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菌斑牙石表现与它的破坏程度不相符,有些患者非常年轻,口腔卫生也很好,但是他的牙槽骨破坏程度较重。所以年轻人一旦发生牙齿松动,咬合的牙周反复红肿,应该及时就医查明是否是侵袭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