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在消化科检查什么项目
消化科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有胃镜检查、肠镜检查、腹部超声、肝功能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这些检查可帮助诊断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等常见消化系统问题。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癌的金标准。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恶心感。胃镜检查能发现黏膜充血、糜烂、肿物等异常,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用于评估结肠和末端回肠病变,可明确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肠癌等诊断。检查前需服用清肠药物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有腹胀不适。肠镜能直观显示肠道黏膜色泽、血管纹理及隆起性病变,同时可实施息肉切除等治疗。
3、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通过声波成像观察肝胆胰脾等实质器官,对胆囊结石、脂肪肝、胰腺囊肿等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检查无须特殊准备,无辐射风险。超声可评估器官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还能引导穿刺活检等操作。
4、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测转氨酶、胆红素、蛋白等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及代谢功能。需空腹采血,结果异常可能提示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该检查能辅助判断黄疸病因,监测药物性肝损伤及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5、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方法,用于诊断该菌感染相关的胃炎、消化性溃疡。检查前需停用抑酸药2周。阳性结果提示需根除治疗,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复查可评估治疗效果。
消化科检查前后需注意饮食调整,胃镜肠镜检查前按医嘱禁食清肠,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热食物。腹部超声建议穿着宽松衣物,肝功能检查前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检查结果需由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必要时结合CT、MRI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