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荨麻疹的中医怎样治疗

1563次浏览

荨麻疹中医治疗主要有疏风清热、祛湿止痒、调和气血、健脾除湿、温阳固表等方法。荨麻疹在中医辨证中多与风邪、湿热、血虚、脾虚、阳虚等因素相关,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方剂或外治法。

1、疏风清热

适用于风热型荨麻疹,表现为皮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常用方剂如消风散,含荆芥、防风、蝉蜕等药物,可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外治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外洗。风热证多因外感风热或饮食辛辣诱发,常伴口渴、舌红苔薄黄等症状。

2、祛湿止痒

针对湿热蕴肤型荨麻疹,症见疹色暗红、肿胀渗液。方选茵陈蒿汤加减,含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药物,配合土茯苓、白鲜皮增强祛湿效果。湿热证多因脾失健运或外感湿邪,常见舌苔黄腻、脘闷纳呆等伴随症状。

3、调和气血

适用于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表现为皮疹反复发作、皮肤干燥脱屑。方用当归饮子加减,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配伍黄芪益气固表。此证型多因久病耗血或情志不畅,常见面色萎黄、舌淡脉细等气血不足表现。

4、健脾除湿

针对脾虚湿盛型荨麻疹,症见皮疹色淡、遇湿加重。常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辅以苍术、厚朴燥湿理气。脾虚证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伤脾,常伴腹胀便溏、肢体困重等症状。

5、温阳固表

用于阳虚寒凝型荨麻疹,表现为疹色苍白、遇冷发作。方选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以桂枝、附子温阳散寒,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此证型多因素体阳虚或久居寒湿,常见畏寒肢冷、舌淡胖等虚寒体征。

中医治疗荨麻疹需辨证施治,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慢性期注重调理体质。日常应避免辛辣发物、保持情绪稳定,寒冷型患者注意保暖,湿热型患者减少潮湿环境接触。外治可配合针灸取曲池、血海等穴位,或耳尖放血泄热。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滥用清热凉血类方剂损伤脾胃。

相关推荐

喝酒后喝牛奶解酒吗
喝酒后喝牛奶一般不能解酒,但可以缓解部分不适症状。酒精代谢主要依赖肝脏酶解,牛奶无法加速这一过程,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减缓酒精吸收速度,减轻胃部刺激。
高血糖可以吃菠萝吗
高血糖患者一般可以适量食用菠萝,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菠萝含有一定糖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喉咙里有什么白块
喉咙里的白块可能是扁桃体结石、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念珠菌病、咽喉部黏膜白斑或会厌囊肿等疾病的表现。主要有扁桃体结石、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念珠菌病、咽喉部黏膜白斑、会厌囊肿五种情况。
牙套在补牙之后应该怎么戴上去
补牙后佩戴牙套需根据牙齿修复情况决定,通常可在补牙材料完全固化后由医生调整佩戴。主要有直接佩戴原有牙套、重新取模制作新牙套、临时使用保持器三种方式。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症状有哪些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晕厥、乏力等。该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肌异常肥厚为特征,可能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