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及暴露后紧急预防,其核心功效是通过被动免疫中和游离病毒。主要作用包括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暴露后紧急处置、免疫功能低下者补充抗体、联合疫苗增强免疫效果。
1、预防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含有高浓度抗-HBs抗体,能特异性结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阻止病毒侵入肝细胞。适用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人群在接触病毒前预防性使用,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注射后抗体可维持2-3周,需重复注射维持保护效果。
2、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产新生儿需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球蛋白可立即中和分娩过程中可能接触的病毒,降低90%以上母婴传播概率。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才能获得长期免疫。
3、暴露后处置
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具刺伤或黏膜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游离病毒。联合疫苗接种能使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协同作用,降低临床感染风险达75%。暴露超过7天则预防效果显著下降。
4、补充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肝移植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接种疫苗难以产生足够抗体时,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维持保护性抗体水平。通常需每月检测抗-HBs滴度,维持在10mIU/mL以上。
5、联合免疫
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可形成"被动-主动免疫"模式。球蛋白提供即时保护,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可显著提高血清转换率,缩短免疫空白期。
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需注意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过敏体质者需皮试后使用。禁止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应选择臀大肌或三角肌。与疫苗联合使用时需分不同部位注射。免疫功能正常者无须常规使用,避免干扰疫苗主动免疫效果。所有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传染病防治规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