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佝偻病怎么治疗
孩子佝偻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增加钙摄入、日光照射、药物治疗及矫形支具等方式治疗。佝偻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遗传因素、慢性肾病或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补充维生素D
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是治疗的核心措施,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软胶囊等。母乳喂养婴儿需从出生后两周开始补充,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加大剂量。家长需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中毒。
2、增加钙摄入
通过饮食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对于严重缺钙患儿,可短期使用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建议家长记录每日钙摄入量,确保达到年龄推荐值。
3、日光照射
每日让患儿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接受15-30分钟日光浴,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家长需注意避免强烈日光直射,夏季可选择树荫下活动,冬季可暴露面部和手部。
4、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病例,医生可能开具骨化三醇软胶囊或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合并明显骨骼畸形时,可能需配合使用磷酸盐合剂。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矫形支具
严重下肢畸形患儿可能需要佩戴矫形支具或进行阶段性石膏固定,需配合康复训练。夜间使用支具时,家长要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防止压疮发生。多数畸形在药物治疗后会逐步改善,极少需要手术干预。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定期测量患儿身高体重,观察骨骼发育情况;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避免过早让患儿负重行走;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哺乳期母亲也需保证充足维生素D和钙摄入;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若发现骨骼畸形加重或出现抽搐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