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后如何做康复训练
脚骨折后康复训练需根据骨折愈合阶段分步进行,主要包括保护期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恢复、渐进性负重练习三个阶段。
骨折后1-4周为保护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训练。仰卧位做踝泵运动,通过足背屈跖屈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每组15-20次,每日3-4组。使用弹力带进行足内翻外翻抗阻训练,保持膝关节伸直状态,每组维持10秒,重复8-10次。此阶段可配合冰敷缓解肿胀,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
骨折临床愈合后进入功能恢复期,约5-8周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坐位用毛巾辅助牵拉跟腱,保持拉伸状态15-30秒。利用平衡垫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初期可扶墙维持单腿站立30秒,逐步过渡到闭眼站立。水中行走训练利用浮力减轻负重,水温保持32-34摄氏度,每次15分钟。此阶段可结合超声波治疗促进软组织修复。
骨折完全愈合后进入强化期,约9-12周开展负重训练。从双拐部分负重过渡到单拐,步态训练注意足跟-足掌滚动着地。台阶训练从10厘米低阶开始,上下台阶时控制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使用迷您弹力圈进行侧步走训练,保持骨盆稳定,每组10-15步。后期可加入提踵训练和慢跑,强度控制在心率储备的40-60%。
康复期间应保持每日钙摄入量800-1000毫克,适量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训练前后进行15分钟热敷或冷水交替浸泡,睡眠时用枕头抬高患肢。避免跳跃、急转等爆发性动作,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出现持续肿胀或夜间痛需及时就医,训练计划应根据骨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评估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