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瘙痒症怎么治疗
妊娠期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局部用药、口服药物、光疗和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与妊娠期胆汁淤积、激素变化、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或妊娠特异性皮炎等因素有关。
1、保湿护理
妊娠期皮肤干燥可能加重瘙痒,建议使用无香料保湿霜如凡士林或尿素软膏,每日重复进行涂抹。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减少沐浴露使用频率。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有助于减少摩擦刺激。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缓解局部炎症性瘙痒。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皮损的瘙痒区域,每日涂抹数次。妊娠期禁用含薄荷醇或水杨酸的外用药,使用前需确认药物安全性。
3、口服药物
严重瘙痒可遵医嘱短期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胆汁淤积引起的瘙痒可能需要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所有口服药物需严格评估妊娠期用药风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如扑尔敏。
4、光疗
窄谱UVB光疗对妊娠期顽固性瘙痒有一定效果,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每周治疗数次,通过紫外线调节皮肤免疫反应。治疗时需遮盖腹部保护胎儿,避免眼睛直接暴露于光源。光疗不适用于有光敏性皮肤病病史的孕妇。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妊娠瘙痒多因血虚风燥,可遵医嘱服用当归饮子加减方。外洗方可选用苦参、地肤子等草药煎汤湿敷。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中药使用需避开妊娠禁忌药材如红花、桃仁等。
妊娠期瘙痒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感染。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记录瘙痒程度和部位变化,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排除胆汁淤积。选择宽松纯棉衣物,保持居住环境湿度适宜。若出现皮肤发黄、尿色加深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产后多数瘙痒症状可自行缓解,哺乳期用药仍需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