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肿了怎么治疗
脚崴肿了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脚崴通常由韧带损伤、关节错位、骨折、滑膜炎、肌腱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脚崴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固定踝关节,减少关节活动。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促进静脉回流。休息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严重时需延长至1-2周。期间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
2、冷敷热敷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冷热敷交替进行效果更佳。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可口服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微循环。伴有淤血者可外敷跌打万花油。药物使用不超过1周,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4、物理治疗
肿胀消退后进行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超短波治疗可缓解深层组织炎症。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手法按摩应从远端向近端进行,避免加重肿胀。康复训练包括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韧带完全断裂或关节不稳定时,需行韧带修复术。伴有撕脱骨折且移位明显者需进行骨折内固定术。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多数韧带损伤病例。
脚崴后应穿着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硬底鞋。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软组织修复。每日进行踝关节屈伸练习,预防关节僵硬。若肿胀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皮肤发紫、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复查排除并发症。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患肢,有助于减轻晨起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