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血糖偏高怎么控制
孕期血糖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等方式控制。妊娠期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饮食不当、年龄偏大、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将三餐改为五到六餐,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高糖水果摄入量,每日水果总量控制在200克以内。
2、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游泳等。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注意监测运动前后血糖变化。避免空腹运动,运动中如出现宫缩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3、血糖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血糖波动规律。使用合格血糖仪,采血前清洁双手,避免挤压采血部位。发现血糖持续超标或波动过大时及时就医调整控糖方案。
4、药物干预
当饮食运动控制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禁止自行服用口服降糖药,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5、心理调节
保持规律作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妊娠糖尿病知识,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家人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孕妇因控糖压力产生抑郁情绪。
妊娠期血糖管理需建立个体化方案,定期进行产科检查和营养门诊随访。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注意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外出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应对低血糖。记录每日饮食和血糖数据供医生参考,分娩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