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别是什么
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变范围与病理特征。动脉硬化是动脉壁增厚、弹性减退的广义概念,动脉粥样硬化则是以脂质沉积、斑块形成为特征的特定类型。
动脉硬化涵盖所有动脉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三种类型。其核心表现为血管弹性纤维断裂、胶原增生导致的管壁僵硬,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动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压波动或脉搏传导速度加快,进展后可能引发器官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特指大中动脉内膜下的脂质沉积病变,低密度脂蛋白侵入血管内膜后引发炎症反应,形成泡沫细胞和纤维斑块。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脂纹期、纤维斑块期和粥样斑块期,斑块破裂可能诱发急性血栓事件。好发部位为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直接相关。
预防动脉病变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并保持规律运动。饮食上建议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和全谷物比例,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测颈动脉超声和踝肱指数,存在高危因素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或抗血小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