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多久可以下地活动
骨折后下地活动的时间通常需要4-12周,具体时间与骨折部位、严重程度、年龄及康复情况有关。
上肢骨折如桡骨远端或锁骨骨折,稳定性较好时,4-6周可逐步负重活动。下肢骨折如胫骨或股骨骨折,需6-8周复查确认骨痂形成后,在支具保护下尝试部分负重。脊柱压缩性骨折需严格卧床6-8周,经影像学评估后方可佩戴护具下床。关节内骨折如踝关节或腕关节,因涉及关节面修复,通常需要8-12周才能完全负重。康复过程中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以无痛范围内的被动活动为主,后期逐渐增加主动训练强度。
骨折后应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进度,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康复期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骨痂形成。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废用性肌萎缩。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时注意保持平衡,避免滑倒。若出现局部红肿、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加重,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