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
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主要有颅骨软化、夜间哭闹、多汗、枕秃、囟门闭合延迟等。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需及时干预。
1、颅骨软化
婴儿颅骨钙化不足时,枕骨或顶骨后部按压可出现乒乓球样弹性感,多在3-6月龄出现。这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样组织堆积有关,需增加户外日照并补充维生素D滴剂。
2、夜间哭闹
患儿常出现易惊、睡眠不安、频繁夜醒伴哭闹,与低钙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相关。建议家长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哺乳期母亲需同时补钙。
3、多汗
尤其进食和睡眠时头部多汗,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受凉,并监测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4、枕秃
因头部多汗摩擦导致枕部头发环形脱落,是佝偻病特征性表现之一。除维生素D治疗外,可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补充钙质。
5、囟门闭合延迟
前囟门宽度超过3厘米或18个月未闭合,提示骨骼矿化障碍。需进行腕部X线检查,若出现杯口状骨骨骺端可确诊,需大剂量维生素D冲击治疗。
预防婴儿佝偻病需保证每日维生素D摄入,母乳喂养儿出生后1周即应开始补充;加强户外活动,春秋季每日晒太阳1-2小时,夏季避开强光时段;辅食添加后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酪、豆腐等;定期儿童保健科随访,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若已出现骨骼畸形如方颅、肋骨串珠等表现,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或维生素D3注射液治疗,必要时联合钙剂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