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肝硬化患者饮食需注意低盐、高蛋白、适量热量、维生素补充及避免粗糙食物。主要有控制钠盐摄入、选择优质蛋白、限制脂肪摄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原则。
1、控制钠盐摄入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腹水,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盐调味。钠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腹水和水肿症状。
2、选择优质蛋白
优先选择鱼类、鸡胸肉、蛋清、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蛋白质不足会影响肝细胞修复,但肝功能严重受损时需限制蛋白摄入以防肝性脑病。出现肝性脑病征兆时应暂时减少蛋白摄入。
3、限制脂肪摄入
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50克,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脂肪消化吸收障碍者可改用中链脂肪酸。胆汁淤积患者需进一步减少脂肪摄入。
4、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K、锌和镁。多吃深色蔬菜、全谷物补充B族维生素,适量食用纳豆、菠菜补充维生素K。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这些营养素缺乏,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症状。
5、避免刺激性食物
禁食坚硬、带刺、过热或辛辣食物,以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物应烹调至软烂,温度适宜。酒精绝对禁忌,咖啡和浓茶也需限制。食管静脉曲张者建议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肝硬化患者应建立规律少食多餐的进食模式,每日可分5-6餐,每餐七分饱。进食时细嚼慢咽,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出现食欲明显下降或腹胀加重应及时就医。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但避免餐后立即平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