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胰岛素绝对缺乏、起病急骤、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多发于青少年期、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需终身用药控制血糖。
1、胰岛素绝对缺乏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完全丧失。这与二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或相对不足不同,患者体内几乎检测不到C肽水平。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需通过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维持生命。
2、起病急骤
一型糖尿病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快速进展,常见明显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骤降、乏力等。部分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血糖可超过16.7mmol/L并伴随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等急性并发症,需紧急医疗干预。
3、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患者需终身使用胰岛素制剂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治疗方案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结合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模拟生理分泌模式,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4、青少年高发
约80%病例在20岁前发病,高峰年龄为10-14岁。发病与HLA-DQ/DR基因易感性相关,环境触发因素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感染可能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用药和饮食管理,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
5、酮症酸中毒风险
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机体大量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典型表现为呼吸有烂苹果味、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出现昏迷。需立即补液纠正酸中毒,并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延迟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每日定时监测血糖并记录数据,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的均衡膳食,避免精制糖摄入。运动前后需注意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病变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慢性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应接受糖尿病教育,掌握低血糖识别与急救措施,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含糖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