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小腿骨折包扎方法
小腿骨折包扎需遵循固定、支撑、保护原则,主要步骤包括使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小腿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使用两块长度超过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硬质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分段固定。固定时需避开骨折突出部位,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用弹性绷带从足部向膝盖方向螺旋缠绕,压力均匀分布。过程中需检查足趾颜色和温度,若出现苍白、麻木需立即松解绷带。骨折肢体应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减轻肿胀。包扎材料可选择医用夹板、木板、杂志等硬质物品,紧急情况下树枝也可临时替代。
骨折包扎后须保持患肢制动,48小时内每2小时检查末梢循环,冰敷可间隔进行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转运时采用多人平托法移动患者,腰部、骨折处需同步支撑。恢复期应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康复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6-8周后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负重计划。出现包扎松动、异常疼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