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糜烂的症状有哪些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食管糜烂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灼痛、反酸、吞咽困难、上腹不适及呕血。食管糜烂通常由胃酸反流、药物刺激、感染或物理损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黏膜充血、溃疡形成等病理改变。
胸骨后灼痛是食管糜烂的典型表现,多因胃酸刺激糜烂面引发。疼痛呈烧灼感,进食后加重,平卧或弯腰时可能加剧。部分患者描述为胸骨后压迫感或钝痛,需与心绞痛鉴别。若疼痛放射至背部或肩部,可能提示糜烂程度较重。
反酸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常伴酸苦味。食管黏膜糜烂时,贲门功能失调导致胃酸频繁反流,尤其在饱餐后或夜间卧位时明显。长期反酸可能引发慢性咳嗽、声音嘶哑等食管外症状。
食管糜烂导致黏膜水肿或痉挛时,可出现吞咽梗阻感。初期表现为吞咽固体食物困难,进展期可能影响流质进食。若伴随体重下降,需警惕食管狭窄或恶性病变可能。
上腹部胀满、隐痛多与食管糜烂合并胃炎相关。胃酸异常分泌及黏膜修复障碍可诱发持续性不适,空腹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误认为胃病而延误诊治。
糜烂深度累及血管时可能引发呕血,血液呈鲜红或咖啡渣样。少量出血表现为黑便,大量出血需紧急处理。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饮酒者更易出现该症状。
食管糜烂患者应避免辛辣、过酸食物及咖啡因摄入,进食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少夜间反流。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呕血、消瘦等警示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日常需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紧身衣物增加腹压。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促进黏膜修复,禁用阿司匹林等损伤黏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