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湿疹怎么治疗
急性湿疹可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湿敷疗法、皮肤屏障修复剂、中医中药等方式治疗。急性湿疹通常由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药膏适用于急性期红肿渗出明显者。这类药物能快速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瘙痒和红肿症状。使用时应避开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若合并感染需配合抗菌药物。
2、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缓解剧烈瘙痒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发挥作用,嗜睡副作用较轻。儿童可选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
3、湿敷疗法
3%硼酸溶液、0.9%氯化钠溶液冷湿敷适用于糜烂渗出严重者。每次湿敷15-20分钟,每日2-3次。湿敷能收敛创面、减轻炎症渗出。操作时需使用无菌纱布,湿敷后及时涂抹保湿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溶液。
4、皮肤屏障修复剂
含神经酰胺、胆固醇的医学护肤品如丝塔芙润肤霜可修复受损皮肤屏障。每日涂抹3-5次,尤其在沐浴后立即使用。这类制剂能补充皮肤脂质,减少外界刺激物渗透。选择无香料、无防腐剂的低敏配方更为安全。
5、中医中药
龙胆泻肝丸、消风止痒颗粒等中成药适用于湿热蕴肤证。外用药可选青鹏软膏、丹皮酚软膏等。治疗需辨证施治,湿热型多用清热利湿药,血虚风燥型需养血润燥。中药熏洗时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
急性湿疹患者应穿着宽松纯棉衣物,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室温控制在22-26℃。饮食宜清淡,忌食海鲜、辛辣刺激食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8℃,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使用弱酸性沐浴露。外出时做好防晒,避免汗液刺激。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