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帕金森用药禁忌

51688次浏览

老年帕金森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禁忌原则,主要禁忌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抗精神病药物干扰、含酪胺食物同服、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胆碱药、严重心血管疾病慎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帕金森病用药需个体化调整,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加重症状或诱发不良反应。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帕金森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制剂时禁止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两类药物联用可能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高血压危象。司来吉兰需在停用左旋多巴至少两周后使用,且剂量需控制在每日10毫克以下。部分抗抑郁药如吗氯贝胺胶囊也属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并用药前需经神经科医生评估。

2、抗精神病药物干扰

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片、氯丙嗪片会拮抗多巴胺受体,加重震颤和肌强直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片、喹硫平片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影响多巴胺能药物疗效。若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氯氮平片等对运动症状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运动功能变化。

3、含酪胺食物同服

服用司来吉兰期间需避免食用奶酪、腌制品等富含酪胺食物。酪胺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结合可能引发突发性高血压。发酵类食品如豆瓣酱、啤酒也应限制摄入。建议用药期间保持低酪胺饮食,新鲜肉类、蔬菜水果可正常食用,但需注意蛋白质摄入时间与左旋多巴服药间隔2小时以上。

4、青光眼禁用抗胆碱药

苯海索片等抗胆碱药可能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禁用于前房角狭窄患者。这类药物还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65岁以上老年人使用需谨慎。若必须使用,应先进行眼压测量和泌尿系统评估,同时备妥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急救药物。

5、心血管疾病慎用激动剂

普拉克索片、罗匹尼罗片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严重冠心病患者使用需监测心功能。合并心律失常者应避免使用溴隐亭片。用药初期可能出现嗜睡,故驾驶员或机械操作者应调整剂量。建议从最小剂量开始滴定,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老年帕金森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饮食上保持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每日进行30分钟步态训练和平衡练习,使用防滑垫和扶手预防跌倒。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和症状变化,出现剂末现象或异动症时及时复诊调整方案。合并其他慢性病时,需向医生提供完整用药清单以避免相互作用。

相关推荐

嘴唇不自觉的轻微颤抖是什么原因
嘴唇不自觉的轻微颤抖原因比较多,比如生理现象,过度的寒冷、比较紧张、焦虑、都会引起嘴唇的轻微颤抖。当然还有疾病,比如像帕金森氏病、高血压、特发性震颤等,都可以引起嘴唇的颤抖的原因。如果患者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生理性的因素。比如刚刚说的像过度的寒冷,可以采取保暖的措施,看是不是有缓解。比如特别的紧张、焦虑,那么平复一下心绪,可以跟跟别人聊聊天,缓解一下紧张的氛围,可能也会好转。当然如果是疾病所造成的,需要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疾病的判断。比如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过高,就会造成除了嘴唇颤抖以外,还有出现头晕、头疼情况,把血压降一降,降到140/90mmHg以下,自然也就会缓解。如果是帕金森病造成的,患者会除了嘴唇的颤抖以外,有可能会伴有肢体,比如手部或脚部的颤抖,出现慌张步态、肌张力的增高、翻身困难、面具脸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应用像美多芭等药物来缓解患者症状,自然症状也就会减轻。如果是特发性震颤,应该说不是很常见的疾病,各个年龄层都可以见到。患者主要是与情绪激动、情绪紧张、心情不佳就会引起嘴唇的颤抖或者是手部的颤抖,严重时会影响到工作与生活,就越紧张又会出现。颤抖出现以后一般应用阿罗洛尔或者是β受体阻滞剂,可以很好地缓解颤抖的情况。当然引起颤抖的原因还是很多的,如果患者自身不能察觉,还是应该及时就诊相关科室,进行仔细的查找。比如像做头颅的核磁共振检查,检查一下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包括颈椎的检查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以后及时的治疗。一般如果患者是生理状态的话,经过简单的治疗都能缓解。如果是病理状态也就是上述疾病,建议要规律的用药,到医院定期的复查。
语音时长 02:23

2021-11-05

79425次收听

怀疑是帕金森疾病要去哪个科室
怀疑帕金森疾病需要去神经内科进行相关检查。因为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多见于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面具脸,步态异常等症状。如果不引起重视,任其发展,甚至会导致患者卧床不起,死于相关并发症,这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有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等等,通过药物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在合理对症治疗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1

89792次收听

老年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病因
专家介绍,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病程长且难治的疾病,它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压力,帕金森属于一种神经方面的疾病,病因是什么呢?老年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病因有哪些呢?
女性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预防
在最近几年来帕金森疾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帕金森疾病,许多患者都饱受该病的折磨,患者都想能够做好对于帕金森疾病的预防,那么女性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男性震颤麻痹病因是什么
震颤麻痹病是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对于震颤麻痹病病因症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重要话题,因为人们只有通过了解了震颤麻痹病病因症状,才能很好的进行震颤麻痹病治疗与预防,那么常见的男性震颤麻痹病因是什么呢?下面是专家们做错的总结,现在分享给大家。
帕金森疾病应该怎么诊断
随着帕金森疾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了解到帕金森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帕金森病并非是老年人才会患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也患上了该病。那么如果判断一个青年是否患上了这种疾病呢。下面我们就请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判断青年帕金森病。1、一些发病年龄较小的帕金森患者,常有家族发病倾向。2、
帕金森用药原则是什么
公公患了帕金森疾病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没少给公公治疗,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功效,而公公一直都是服用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可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我现在就怀疑,是不是给公公用药的时候没有注意用药的原则所导致的,所以我想知道帕金森用药原则是什么。
01:17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术越早越好吗
帕金森病手术有时间窗,并不是越早越好。帕金森病在早期时可以进行药物治疗而且疗效非常好,无需手术。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药物的副反应,此时应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了频繁的跌倒、幻觉等,则说明已经错过了帕金森病最佳的手术窗口。一般脑起搏器手术后3周左右开机都可以。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时间。例如,震颤比较严重的病人,可以提前开机,有利于术后病人的恢复,之后再进行刺激参数的调整。脑起搏器手术开机后,大多数帕金森病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01:37
帕金森治疗有没有新技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许多新技术蓬勃发展。帕金森治疗方式的新技术有:1、变频技术,变频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如中线症状、步态、语言等;2、远程的程控技术,医生可以对患者起搏器进行远程的程控;3、充电技术的改良,体积更小,但可以提高起搏器使用年限,使用寿命由3到5年延长至10年甚至是20年;4、无线升级技术,在体外便可以对起搏器进行升级,只要有新的技术、硬件允许,就可以将起搏器升级为最新的技术。
帕金森病应该如何治疗
关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为原则。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帕金森病主要还是应用药物治疗为主。包括保护性治疗和症状性治疗。保护性治疗在帕金森病一旦诊断就应该及早给予。常用的包括雷沙吉兰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疾病的发展。症状性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治疗原则主要根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明显程度,对生活如有明显影响则应及时给予症状性药物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胺体激动剂等药物。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仅仅是为了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中医中药针灸康复治疗作为辅助手段,对帕金森病改善症状可起到一定作用。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目前并没有治愈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31

59538次收听

01:34
帕金森治的好吗
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变性的疾病,它是一个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变性的疾病。实际上目前的研究认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减少,等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后,多巴胺神经元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所以,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延缓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患者只能通过吃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通过规律的药物也可以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发病病程。总之,帕金森病是不可能彻底治愈,所有药物治疗只能改进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只能是进行缓解患者的症状的治疗,但不能阻止疾病发展,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
帕金森是什么引起的
帕金森病是神经科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的疾病,它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主要是含有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的缺失或者脱落引起。一般多巴胺细胞减少60%~80%以上,就会出现临床症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生理、生化、病理改变。目前的研究显示,帕金森病可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发现很多基因突变,但它不是单基因遗传病,如果父亲、母亲得帕金森,子女不一定得帕金森。另外,一些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帕金森的发病。有一些研究提示,接触农药或者重金属中毒也会造成帕金森病。反复的脑血管病、小的梗塞以及关键部位的梗塞也可以引起类似帕金森的表现。长期服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也可以引起帕金森。总而言之,帕金森病的生化机制是比较清楚的,但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语音时长 01:48

2019-05-29

55993次收听

02:26
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如何护理
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动态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如果不需要,要及时拔除;定期到医院做常规检查;留置尿管期间多喝水;锻炼膀胱、及时更换导尿管、避免逆流、预防感染等;尽早拔除尿管。病人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通过留置尿管而达到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治疗目的。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二,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目的是避免泌尿系感染;三,在留置导尿管期间一定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感染;四,锻炼膀胱功能,及时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时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可以防止尿液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五,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02:11
帕金森病人在家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人在家需要注意穿着需要特别注意,进餐时,注意慢一点,用吸管喝水,积极预防感染,预防便秘,精神上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等。帕金森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很多。帕金森病人在家注意事项分为几个部分:1、穿着情况,一般选择容易穿脱的衣服,选择开襟在前面、不套头的衣服,尽量不穿系鞋带的鞋。2、进餐时由于肌肉不协调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慢食,在喝凉开水或果汁时要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3、预防感染,要注意及时的增减衣服,避免患者发烧、肺炎等情况,如果发生咳嗽或发烧,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症状的加重。4、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做主动的运动,同时饮食上要有足够的水。5、精神的支持,在照顾患者的同时要理解患者,多跟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术是不是越早越好
帕金森病手术不是越早越好。帕金森病开始是药物治疗,因为疗效是非常好的,无需手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了药物的副反应,此时考虑手术治疗。做手术时间太晚,如果出现了频繁的跌倒,出现了幻觉等,说明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
语音时长 00:45

2018-09-14

6586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