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高血压时要注意什么
治疗高血压时需注意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合并症及避免诱发因素。高血压可能由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等因素引起,需综合干预以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1、规范用药
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漏服药物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增加脑卒中或心肌梗死风险。若出现干咳、水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2、定期监测血压
建议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血压值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或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需联系医生评估治疗方案。
3、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
4、控制合并症
合并糖尿病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4.4-7.0毫摩尔/升,餐后<10.0毫摩尔/升。高血脂患者应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毫摩尔/升。定期检查肾功能和眼底,高血压肾病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视网膜病变可表现为视物模糊。
5、避免诱发因素
寒冷天气注意保暖,温差过大易引发血管痉挛。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及熬夜,这些因素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骤升。谨慎使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或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可能拮抗降压效果。
高血压患者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有助于钠盐排泄。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代替部分食盐,减少隐形盐摄入。保持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学习深呼吸或正念冥想缓解压力。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及时调整防治策略。若出现剧烈头痛、胸痛或视物旋转等高血压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