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是怎样引起的
老年痴呆通常由遗传因素、脑血管病变、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慢性代谢异常及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共同引起,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与APP、PSEN1等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
2、脑血管病变
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常伴随步态异常和情绪波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助于预防。
3、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病理改变会破坏神经元结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延缓病情进展。
4、慢性代谢异常
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维生素B12缺乏可能诱发痴呆样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迟缓。及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钴胺片可改善症状。
5、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会加速脑萎缩,缺乏社交和脑力活动会降低认知储备。建议保持阅读、下棋等益智活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
日常需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适量摄入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7-8小时睡眠;使用备忘录辅助记忆,减少焦虑情绪;每半年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评。出现明显症状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头部MRI、脑脊液检测等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