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被打肿了怎么办
胳膊被打肿了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治疗、抬高患肢、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胳膊被打肿通常由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骨折、关节脱位等原因引起。
1、冷敷
胳膊被打肿后24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患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避免冻伤。
2、热敷
受伤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肿胀部位,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20-30分钟。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帮助消肿。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3、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4、抬高患肢
休息时将受伤的胳膊抬高,可用枕头垫高手臂,保持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抬高时要注意保持舒适姿势,避免压迫神经血管。
5、就医检查
如果肿胀持续加重、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或出现畸形,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光、CT或MRI检查,排除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损伤。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石膏固定、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胳膊被打肿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防止二次损伤。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等,有助于组织修复。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出现发热、皮肤发红、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间可适当进行轻柔的康复锻炼,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恢复关节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