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癣是什么原因导致
指甲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病原体,可能与手足癣传染、共用物品、免疫力低下、长期潮湿环境、外伤等因素有关。
1、手足癣传染
手足癣患者抓挠患处后接触指甲,可能导致皮肤癣菌侵入甲板。表现为甲板增厚或分离,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治疗原发手足癣病灶。
2、共用物品
接触被污染的拖鞋、指甲剪等物品可能传播癣菌。典型症状为甲板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需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对污染物品进行沸水或消毒液处理。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更易感染。甲板可能呈现褐色改变且质地脆弱,建议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局部治疗。
4、长期潮湿环境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会滋生真菌。常见甲板变软、分层,需保持足部干燥,选择吸汗棉袜,工作后及时清洁并晾干足部。
5、甲外伤
甲板破损后真菌易通过伤口入侵。表现为甲板凹凸不平或碎裂,修剪指甲时需避免过度损伤,外伤后可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预防感染。
预防指甲癣需注意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每日更换透气鞋袜,避免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或泳池周边;家庭成员有真菌感染时应分开使用毛巾、指甲刀等物品;出现甲板变色、增厚等异常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导致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治疗期间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需持续用药至新甲完全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