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裂的症状
手腕骨裂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瘀斑和骨擦感。手腕骨裂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重复应力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疼痛
手腕骨裂后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尤其在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加剧。疼痛多集中在骨折部位,可能向周围放射。轻微骨裂可能仅表现为隐痛,严重时会出现剧烈锐痛。疼痛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
2、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表现为手腕周围明显肿胀。肿胀通常在伤后几小时内逐渐加重,可能伴随皮肤发红、发热。严重肿胀可能压迫神经血管,导致手指麻木或苍白,需及时处理。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结构损伤,患者常出现手腕活动范围减小。旋转、屈伸等动作受限明显,握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保护性姿势而完全不敢活动患肢。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需早期康复干预。
4、瘀斑
骨折处毛细血管破裂会导致皮下出血,形成青紫色瘀斑。瘀斑可能在伤后1-2天逐渐显现,并向手指方向扩散。广泛瘀斑提示软组织损伤较重,需警惕合并韧带损伤可能。
5、骨擦感
严重骨裂时骨折端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此为骨折特征性表现。但检查时不应刻意诱发此体征,以免加重损伤。疑似骨擦感应立即制动并就医,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移位。
手腕骨裂后应保持患肢制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避免负重活动。可适当冰敷缓解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包括腕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力训练,避免过早负重。若出现疼痛加重、手指麻木或肤色改变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