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什么样?怎么治疗较好呢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的半透明水肿样赘生物,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避免过敏原、定期复查等。鼻息肉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流涕等症状。
1、药物治疗
鼻息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有助于缩小息肉体积。伴有感染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严重水肿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监测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息肉体积过大者,可考虑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切除息肉并开放鼻窦引流通道,术后需配合鼻腔冲洗和激素喷雾预防复发。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可同期行矫正手术。
3、鼻腔冲洗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冲洗时建议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保持接近体温,冲洗后轻柔擤鼻。该方法适合作为药物和手术的辅助治疗。
4、避免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减少接触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可佩戴防花粉口罩,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有助于控制鼻腔炎症反应。
5、定期复查
鼻息肉易复发,术后或药物治疗后需每3-6个月复查鼻内镜。医生会根据黏膜恢复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早期发现复发迹象时可及时干预。合并哮喘或阿司匹林不耐受者需长期随访管理。
鼻息肉患者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冬季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黏膜修复。出现持续鼻塞、头痛或视力变化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减充血剂超过7天。术后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擤鼻,按医嘱规范使用鼻喷激素3-6个月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