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医院看了说是喉咙起疱疹了
喉咙起疱疹通常由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及溃疡,可能伴随发热、吞咽疼痛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手足口病则多与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有关。
1、抗病毒治疗
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疱疹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或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可抑制病毒DNA复制,更昔洛韦分散片对疱疹病毒有较强活性,利巴韦林颗粒适用于肠道病毒感染。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局部镇痛
咽部疱疹破溃形成溃疡时可引起明显疼痛,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缓解疼痛。儿童可选择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减轻不适,喷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以增强药效。
3、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需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患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两者均需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4、补液支持
因咽痛拒食易导致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常温流质,如口服补液盐Ⅲ溶液。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毫升以上,儿童按50毫升/公斤体重补充。避免酸性或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
5、隔离防护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分泌物污染的衣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居家隔离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7天,儿童暂缓返校以防群体传播。
喉咙疱疹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坚硬食物。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嗜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复诊。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