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和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预防需控制危险因素并定期体检。冠心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2、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片用于支架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瑞舒伐他汀钙片可稳定动脉斑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减轻心肌耗氧,硝酸异山梨酯片能缓解心绞痛发作。
3、血运重建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改善血流,适用于单支或双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自体血管搭建旁路,适合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两种手术均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4、危险因素控制
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建议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毫摩尔/升或降低50%以上。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5、心脏康复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逐步提高运动耐量。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每3-6个月评估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方案。学习心绞痛发作时的自救措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
冠心病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血压、血糖、用药和症状变化。外出时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疾病信息和紧急联系人。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伴大汗、恶心时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