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会有什么危害
拔牙可能引发短期并发症如出血、感染,长期风险包括邻牙移位或咬合紊乱。拔牙的危害主要有创口出血、术后感染、邻牙损伤、干槽症、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1、创口出血
拔牙后24小时内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现象,但持续大量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或术中血管损伤有关。建议咬紧无菌棉球30分钟止血,避免反复漱口或吮吸创口。若出血超过6小时需及时复诊处理。
2、术后感染
口腔细菌可能通过创口进入牙槽骨引发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加剧或脓性分泌物。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术后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或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但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
3、邻牙损伤
尤其是阻生智齿拔除时,可能因操作空间不足导致邻牙牙根震荡或牙釉质裂纹。术前影像评估可降低风险,若出现邻牙松动或敏感需及时进行牙周固定或脱敏治疗。
4、干槽症
拔牙后3-5天出现的剧烈疼痛伴腐臭味,源于血凝块脱落导致的骨面暴露。吸烟者和口服避孕药女性发生率较高。治疗需清创后填入碘仿纱条,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5、颞下颌关节紊乱
长时间张口可能诱发关节区弹响或疼痛,多见于复杂拔牙病例。术后早期可热敷关节区,避免大张口动作。持续症状需采用关节腔冲洗或咬合板治疗。
拔牙后应保持24小时禁烟酒及过热饮食,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软质食物如鸡蛋羹、燕麦粥补充营养,用生理盐水含漱时避免用力过猛。术后3天出现异常肿胀、发热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可监测牙槽骨恢复情况。合理使用冰袋冷敷能减轻肿胀,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