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骨头里面疼可能由骨质疏松、骨髓炎、骨肿瘤、应力性骨折或生长痛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病因。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疼痛多发生在脊柱、髋部等承重部位,可能伴随身高缩短或驼背。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严重时需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吸收。
2、骨髓炎
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伴红肿发热,可能出现寒战高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病原体,需通过血培养或穿刺活检确诊。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3、骨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夜间痛。转移性骨肿瘤多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伴病理性骨折。诊断需X线、CT或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药物如注射用顺铂、甲氨蝶呤片。
4、应力性骨折
长期重复应力导致的微小骨折常见于运动员或新兵,表现为运动后加重的局限性疼痛。胫骨、跖骨为好发部位,早期X线可能阴性,需核磁共振确诊。治疗需制动4-6周,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恢复期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5、生长痛
儿童快速生长期出现的下肢深部疼痛,多发生于夜间,次日活动正常。疼痛呈对称性,可能与肌肉牵拉或骨膜张力有关。可通过热敷缓解,适量补充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建议家长记录疼痛频率和部位以排除病理性因素。
出现骨痛症状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长期卧床患者需进行抗阻力训练预防骨量流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注意胃肠道保护。建议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夜间加重或伴体重下降时及时就诊骨科,完善骨密度检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儿童生长痛家长可通过按摩和转移注意力缓解症状,若疼痛局限单侧或伴关节肿胀需排除幼年特发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