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肿怎么消肿
痔疮手术后肿胀可通过药物外敷、温水坐浴、调整饮食、适度活动及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术后肿胀通常与局部组织损伤、淋巴回流受阻或感染等因素有关。
1、药物外敷
术后早期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涂抹患处,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若合并感染,医生可能开具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外敷药物前需清洁肛门,避免用力摩擦。
2、温水坐浴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坐浴后可轻柔擦干,保持会阴部干燥。水中可加入高锰酸钾稀释液,浓度以淡粉色为宜。
3、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火龙果等,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排便可减少肛门压力,防止伤口因便秘再度充血。
4、适度活动
术后24小时后可缓慢行走,避免久坐或久站。适度活动能改善盆腔静脉回流,但需禁止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建议使用环形坐垫分散臀部压力。
5、物理治疗
医生可能建议采用红外线照射或微波理疗,通过热效应促进组织修复。若肿胀持续加重伴发热,需排除术后感染或血栓形成,必要时行超声检查。
术后应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摩擦伤口。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代替厕纸擦拭,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轻肛门压力。恢复期间禁止饮酒,两周内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活动。若肿胀伴随剧烈疼痛、渗血或分泌物异常,应及时返院复查。多数患者1-2周后肿胀明显消退,完全恢复需4-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