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危害有哪些
血压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损害、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危害,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1、心脑血管损害
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风险。血管内皮持续受损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表现为突发撕裂样胸痛。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控制血压。
2、肾脏病变
肾小球内高压会导致蛋白尿,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夜尿增多、水肿是早期信号。临床常用厄贝沙坦片联合利尿剂治疗,严重者需透析。
3、视网膜病变
眼底小动脉痉挛可引起视物模糊,出血时出现飞蚊症。需定期眼底检查,控制血压可延缓进展。硝苯地平控释片有助于改善眼底供血。
4、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变可能诱发血管性痴呆,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执行能力下降。钙通道阻滞剂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5、代谢紊乱
高血压常合并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建议监测空腹血糖,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可用于糖代谢调节。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