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遗传性肝炎传染吗

发布时间:2020-11-2057598次浏览

说到肝炎,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也是很害怕肝炎这样的疾病的,人们之所以害怕肝炎疾病,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那么遗传性肝炎传染吗?这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专家解答:首先您应明确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并非遗传性疾病,临床之所以存在肝炎“遗传”病例,主要是因为乙肝是可以母婴、父婴密切接触途径传染给孩子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遗传”,大家需特别注意鉴别。

此外,不管乙肝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都是会传染他人的,也就是说“遗传”性乙肝同样是可以传染他人的,且传染途径、方式也与普通感染性乙肝一样,具体如下:

1.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2.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

4.性接触传播: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5.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综上所述:“遗传”性乙肝感染病例同普通乙肝感染病例一样,同样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所以“遗传”性乙肝患者密切接触人群同样需及时做好乙肝的防护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加强日常卫生保健意识等等),从而大大降低感染乙肝的几率。

相关推荐

03:01
转氨酶偏高什么意思
转氨酶偏高说明有肝细胞的炎症损伤。转氨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最为重要。AS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AL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细胞膜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GPT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酶的活力明显的增加,在临床上测定AL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LT活力,可明显的高于正常人。测定AST活力则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心肌梗塞使血清中的AST活性明显上升,肝细胞坏死变性时,可导致这两种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
转氨酶高是否是肝炎
由于对“肝炎”的惧怕,引发人们对化验单上的“转氨酶”数值也格外敏感,以为一旦转氨酶高了,就说明自己得肝炎了,这种见解是不对的,肝脏是人体内含酶较丰富的脏器,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类可能开释出来,这些变化可现象为酶的检测值升高,所以,转氨酶高是否是肝炎呢
肝炎患者合理锻炼可保护肝脏
运动有助于活跃腹腔血液,减轻肝脏淤血,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等,还能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伤害,肝炎患者应选好锻炼项目、选好运动场地、掌握好运动强度。
肝炎患者应喝绿色饮料及酸奶
肝炎患者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习惯性便秘,这对肝炎的恢复和预后极为不利。因此,肝炎患者应适量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应喝绿色饮料,多喝酸奶。
02:45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并不相同。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通常在进食过程中会形成肝炎病毒的传染或感染。易传播情况有:吃未加工熟的食物;生吃水产品、海鲜等。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静脉和肌肉,比如输血、手术、纹身、穿耳洞等;母婴也会形成传播,临床叫做垂直传播;另外,夫妻性生活也是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建议夫妻化验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如果含量较高,可以服用抗病毒药来减少病毒载量,减少传播机会。
02:42
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肝炎的预防方法与肝炎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是经过消化道传播,所以,预防方法主要针对病从口入,首先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水产品不能生吃,其次远离被污染的水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静脉,很多对身体造成创伤的行为都会称为传染源,比如输血、针刺、纹身、穿耳洞、洗牙等等,面对这些行为应保持高度警惕。目前成熟的疫苗只有甲肝和乙肝,没有抗体的人应该及时注射疫苗。另外,丁型肝炎是一个缺陷病毒,不会独立存在,如果没有感染乙肝就不会感染丁肝,所以不需要特殊预防。
药物性肝炎怎么治疗
药物性肝炎称为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一般多数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存在明确的用药史,通常发生于用药的5-90天之内,个别药物可能在不到5天或90天后出现肝脏表现,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除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GT、胆红素升高之外,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等。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时,80%以上都是急性过程,一般来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只要及时停药、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往往是由于药物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恢复较慢,严重者甚至可能需要到3年左右才能恢复,少数患者也可出现迁延不愈或发展为肝硬化,预后不良。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0

58667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治疗
黄疸型肝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同时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超过17。1μmol/L者称为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治疗,首先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调节好自己的饮食,加强自身的营养,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其次要对症治疗,对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要抗病毒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炎,要戒酒。然后保肝治疗,可使肝脏的炎症减轻,毛细胆管通畅,利于黄疸的消退。最后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上常口服一些利胆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还要注意黄疸型肝炎的传染性,注意临床上要切断传播途径。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0

52397次收听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
通常来讲,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病毒性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治愈。在我国,既往应用的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其有效率可达80%以上,近年来随着医疗发展,出现了治疗丙型肝炎的口服药物,即小分子化合物。目前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口服抗病毒治疗,其有效率更高,可达90%以上,故丙肝患者无需担心,一旦怀疑,需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规有效的治疗。临床上常根据丙肝的基因分型,结合患者的肝功情况及有无合并肝硬化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很少一部分病人,经过治疗后,当时达到了临床治愈,病毒阴性,肝功能正常,但以后还会复发,故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0

63264次收听

乙类肝炎都会传染吗
乙类肝炎是会传染的。乙类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乙型肝炎又称之为乙肝,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对肝脏损伤的疾病。临床表现有乏力、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乙肝传染的途径一般分为四种:血液、体液、母婴垂直传播还有就是在医院中传播,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一般是很难的。如果有相关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通过化验乙肝五项和病毒检测来确诊,然后再按疗程来治疗,一般及时治疗后病情都比较稳定,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但是病毒一般接触是不会感染的,如果和乙肝病人在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或者水杯、握手、拥抱,这种情况下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05

53007次收听

肝炎会通过间接接触传染吗
肝炎一般不会通过间接接触而传染。肝炎的种类是有很多的,一般肝炎大多都是乙肝,如果是乙肝的普通接触是不会传染的,像握手、拥抱、接吻、日常生活都是不会被传染。慢性乙型肝炎我们又称之为乙肝,这指的是乙肝病毒检测的时候为阳性。肝炎临床表现有乏力、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乙肝肝炎传染的途径一般分为四种:血液、体液、母婴垂直传播及医源传播,日常生活中的间接接触不会传播,不要过度担忧。患有乙型肝炎后一定要规律治疗,避免劳累、避免饮酒、注意休息、规律治疗,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定期复诊随访,一定要有跟病魔抗战的信心,精神方面一定要尽量的愉悦,生活要规律,饮食要健康,特别注意的就是要避免饮酒。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05

55649次收听

02:48
乙型肝炎的危害
乙型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肝炎类型,本身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肝硬化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乙型肝炎症状轻微,早期容易被忽视,当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会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硬化后容易合并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肝腹水、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出现后容易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会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抢救;肝硬化晚期患者还会有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等,此时就是危及生命的状态了。
黄疸型肝炎如何用药
黄疸型肝炎其实也需要尽快的接受治疗,如果在最初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会选择药物治疗,在选择药物治疗时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我们需要结合个人的病情,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心理治疗,外科治疗,还有饮食治疗等等都能够控制病情。
02:50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怎么区分
肝病毒性肝炎和免疫性肝炎很相似,免疫性肝炎没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是有传染性的。主要是靠病原学的检查,如果是病毒性肝炎,我们肯定要查,常见的甲乙丙丁戊,如果这些阳性那除外别的原因,我们才能说这个是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哪些指标
今天有一位正在使用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的丙型肝炎患者给我来信,说他治疗期间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但信中没有谈他做了哪些检查。我很不放心。因为干扰素和利巴韦林都有许多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