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踝骨疼是怎么回事
后脚踝骨疼可能由跟腱炎、踝关节扭伤、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距骨缺血性坏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运动过度导致跟腱反复牵拉损伤,表现为后踝部钝痛或刺痛,晨起或运动后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炎症,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修复。急性期需停止运动并冰敷。
2、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常见于内翻扭伤,后踝疼痛伴随肿胀淤青。需立即制动并弹性绷带加压包扎,48小时后热敷。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口服洛索洛芬钠片镇痛。严重韧带撕裂需手术修复。
3、骨关节炎
踝关节退行性变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后踝持续性隐痛,活动时关节摩擦感明显。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晚期需行踝关节融合术。
4、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引发后踝剧痛伴红肿热痛,常见于饮酒或高嘌呤饮食后。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抗炎镇痛,缓解期服用非布司他片降尿酸。需长期低嘌呤饮食控制。
5、距骨缺血性坏死
距骨血供障碍导致后踝深部钻痛,夜间加重,X线显示骨密度改变。早期可高压氧治疗,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延缓骨坏死。晚期需行距骨切除术或踝关节置换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跑跳,选择软底缓冲鞋减少踝部压力。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小腿三头肌力量训练。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高尿酸人群需限制动物内脏、海鲜摄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明显肿胀变形时,须及时至骨科就诊完善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