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检查怎么检查
TCT检查主要通过宫颈细胞采样、实验室制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步骤完成。检查流程主要有医生采样、标本固定、实验室处理、病理诊断四个环节。
1、医生采样
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医生使用专用宫颈刷在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处旋转5-10圈采集脱落细胞。采样时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通常无剧烈疼痛,采样过程需避开月经期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采样后偶有少量阴道出血属于正常现象,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
2、标本固定
采集的细胞标本立即放入装有特殊保存液的容器中,保存液能维持细胞形态并防止干燥变性。标本需在4-25℃环境下保存运输,超过48小时未处理可能影响细胞活性。固定环节对后续制片质量起关键作用,不合格固定可能导致细胞重叠或溶解。
3、实验室处理
实验室采用全自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处理标本,通过梯度离心去除粘液血液等干扰物,制成直径20mm的单层细胞玻片。相比传统涂片,该技术能使细胞均匀分布且背景清晰,异常细胞检出率提高40-60%。处理后的玻片需经过巴氏染色使细胞核质对比分明。
4、病理诊断
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系统观察5000-10000个细胞,按照TBS报告系统评估细胞形态学改变。诊断内容包括微生物感染、反应性改变、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对可疑病例会建议HPV检测或阴道镜活检。从采样到出具报告通常需要3-7个工作日,不同医疗机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
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阴道用药、冲洗及性生活,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最佳。绝经后女性因宫颈萎缩可能需要特殊器械辅助采样。若结果提示ASC-US以上异常,需遵医嘱进行HPV分型检测或阴道镜检查。定期TCT检查能有效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延长至5年筛查间隔。日常注意会阴清洁卫生,接种HPV疫苗可进一步降低宫颈病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