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怎么办
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术、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肠梗阻通常由肿瘤压迫、肠道粘连、炎症水肿、粪便嵌顿、肠管血运障碍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肠内容物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该方法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早期,可缓解呕吐和腹痛症状。操作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避免误吸风险。减压期间需定期检查引流液性状和量,配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静脉营养支持
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提供热量和蛋白质,维持患者营养状态。营养液需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及微量元素,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适用于无法经口进食超过7天的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导管相关感染和代谢并发症。
3、药物治疗
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促进胃肠蠕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肿瘤周围水肿,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缓解疼痛。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禁用于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用药期间需观察腹胀变化和排便情况,若48小时无效需考虑其他干预方式。
4、支架置入术
通过内镜在梗阻部位放置自膨式金属支架,恢复肠道通畅。适用于无法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24-48小时可恢复流质饮食。需注意支架移位、穿孔等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该方法为姑息性治疗,不能替代肿瘤根治性切除。
5、手术切除
对可切除肿瘤实施肠段切除吻合术,严重者需行肠造口。手术适用于完全性梗阻、疑有肠坏死或反复发作的患者。术前需评估肿瘤分期和转移情况,术后可能需配合放化疗。急诊手术死亡率较高,需充分术前准备和家属沟通。
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日常需保持低渣饮食,避免食用坚果、粗纤维等难消化食物。建议记录每日排便和腹胀情况,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或发热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梗阻缓解情况,长期随访监测肿瘤复发迹象。家属应学习造口护理技巧,帮助患者维持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