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感染有什么症状
脊椎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和全身乏力。脊椎感染通常由细菌、真菌或结核杆菌等病原体引起,可能伴随椎体破坏、脓肿形成等病理改变。
1、发热
脊椎感染患者早期常出现持续性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之间。发热多由病原体释放的致热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结核性脊椎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午后潮热特征性表现。
2、局部疼痛
感染部位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钝痛或锐痛,夜间疼痛更为明显。疼痛通常集中在病变椎体周围,咳嗽、打喷嚏或体位变动时疼痛加剧。化脓性脊椎炎患者疼痛程度更为剧烈,可能放射至胸腹部或下肢。
3、活动受限
由于炎症刺激和椎体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脊柱僵硬和活动范围减小。颈椎感染可能影响头部转动,胸腰椎感染会导致弯腰、翻身困难。严重时患者为减轻疼痛会保持强迫体位,形成特征性脊柱强直。
4、神经功能障碍
当感染累及椎管或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出现下肢麻木、肌力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症状。结核性脊椎炎后期可能引发截瘫,化脓性感染可导致急性马尾综合征。这些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展至严重阶段。
5、全身乏力
慢性脊椎感染患者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持续疲倦。病原体毒素吸收及慢性消耗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性改变。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特殊表现。
脊椎感染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脊柱负重。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及新鲜蔬菜水果。急性期可进行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按摩或剧烈活动。所有脊椎感染均需尽早就医,通过规范抗感染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防止不可逆神经损伤。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