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狂犬疫苗有什么反应
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反应,通常属于正常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接种后需观察身体变化。
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是常见反应,多发生在注射后24小时内,一般1-3天自行消退。部分人会出现低热现象,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持续不超过48小时。全身乏力感可能伴随接种过程,适当休息后可缓解。头痛症状通常轻微,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肌肉酸痛多见于注射侧肢体,活动时可能加重。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处理。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极为罕见,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诊。接种后出现严重头晕、心悸等全身症状应寻求医疗帮助。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
接种狂犬疫苗后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可多饮水并监测体温,局部红肿可用干净毛巾冷敷。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接种医生。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对产生有效抗体至关重要,应按时完成所有剂次接种。接种后一个月内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定期复查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