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肠炎怎么办
小孩得了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当、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肠炎患儿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
2、补充水分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液丢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避免直接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3、药物治疗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病毒性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可能延缓病原体排出。
4、物理治疗
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儿腹部,缓解肠痉挛疼痛。按摩时顺时针轻柔按压脐周,每次5-10分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
5、就医治疗
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脱水症状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查,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慢性肠炎患儿需完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
患儿恢复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观察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记录体温和进食情况。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先从低纤维食物开始。肠炎痊愈后1-2周内仍要避免生冷食物,定期复查确保完全康复。家长应学习基本护理知识,家中常备口服补液盐等应急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