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如何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中医辅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综合治疗。该病主要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需根据病毒基因型、肝功能损伤程度等制定个体化方案。
1、抗病毒药物治疗
直接抗病毒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等,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治疗前需检测HCV RNA载量及基因分型,疗程通常12-24周,治愈率超过95%。用药期间需监测病毒学应答情况。
2、保肝治疗
对于肝功能异常者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改善肝细胞代谢,降低转氨酶水平。合并胆汁淤积时可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但需注意保肝药物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
3、免疫调节治疗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曾为标准方案,现主要用于特定基因型或耐药情况。该疗法可能引起发热、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4、中医辅助治疗
辨证使用扶正化瘀胶囊、鳖甲煎丸等中成药有助于改善肝纤维化。针灸选取肝俞、足三里等穴位可调节免疫功能,但须在正规中医机构操作。
5、生活方式干预
绝对戒酒,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1-1.5g/kg体重。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奶蓟草提取物,避免腌制、霉变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肝硬化者需加做胃镜筛查静脉曲张。日常注意餐具消毒隔离,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保持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家属应协助监督用药依从性。若出现腹胀、皮下出血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