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怀孕期间得了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局部热敷、遵医嘱使用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1、保持耳道清洁
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掏耳或进水。孕妇需注意清洁时动作轻柔,防止损伤耳道皮肤。若分泌物较多或黏稠,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局部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热敷后需保持耳部干燥。
3、遵医嘱使用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选择滴耳液时需严格评估药物安全性,避免使用含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用药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
4、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片等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可能被推荐。需完整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5、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积脓者,可能需在耳鼻喉科行鼓膜穿刺术。该操作可迅速缓解疼痛并避免并发症,但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
怀孕期间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建议孕妇避免自行用药,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定期产检时需向产科医生说明中耳炎治疗情况,确保用药与妊娠期管理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