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人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心脏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保持规律进食。合理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1、控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荷。建议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烹饪时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调味品的使用。
2、限制脂肪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椰子油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饱和脂肪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选用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3、增加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燕麦、糙米、西蓝花等全谷物和新鲜蔬菜。膳食纤维能结合胆固醇促进排泄,改善脂质代谢。注意逐渐增加摄入量以避免胃肠不适。
4、优质蛋白
选择鱼类、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这些食物提供必需氨基酸的同时含较少饱和脂肪。避免过量摄入红肉,每日畜禽肉类总量建议100-150克。
5、规律进食
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4-5餐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易引起血糖波动和血脂异常。晚餐应清淡且与睡眠间隔2-3小时,减轻夜间心脏负担。
心脏病患者除注意上述饮食原则外,还需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烹饪方式以蒸煮炖拌为主,避免煎炸烧烤。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具体饮食方案应在营养师指导下个性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