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验方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治疗验方主要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五苓散等,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型黄疸,症见身目俱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该方可促进胆汁排泄,改善肝功能,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2、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汤含栀子、黄柏、甘草,主治湿热黄疸伴发热口渴,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现代研究表明其可降低血清胆红素,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3、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包含龙胆草、黄芩、栀子等,针对肝胆湿热证,改善胁痛口苦、黄疸尿赤等症状。该方具有抗炎保肝作用,孕妇及阳虚者禁用。
4、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由柴胡、白芍、枳壳等组成,适用于肝气郁结型黄疸,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临床多用于肝炎早期伴情志不畅者,但阴虚火旺者不宜。
5、五苓散
五苓散含茯苓、泽泻、猪苓等,主治水湿内停型黄疸,有利水渗湿功效。对伴有水肿、小便不利的黄疸患者效果显著,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除中药治疗外,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中医治疗期间应忌酒,保持情绪舒畅,配合穴位按摩如足三里、阳陵泉等辅助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