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甲沟炎
甲沟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切开引流、拔甲手术等方式处理。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嵌甲、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
甲沟炎早期可每日用温水浸泡患处,配合碘伏消毒。避免接触污水或化学刺激物,修剪指甲时保留适当长度,防止再次嵌甲。若存在化脓,需由医生操作排脓后继续护理。
2、外用药物
细菌性甲沟炎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需使用酮康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药物应覆盖红肿区域,用药前需清洁并擦干患处。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3、口服药物
感染扩散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真菌性甲沟炎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服药期间禁止饮酒,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儿童用药需按体重计算。
4、切开引流
脓肿形成后需由医生在局麻下纵向切开甲皱襞引流,术后每日换药。操作可能损伤甲床导致指甲畸形,需严格无菌操作。糖尿病患者术后需加强血糖监测。
5、拔甲手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或严重嵌甲需部分/全甲拔除。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新甲生长需3-6个月。甲根破坏者可能永久性指甲缺损,术前需评估甲母质状态。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趾甲修剪过短或撕扯甲周倒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游泳时穿戴防水胶套。恢复期可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若出现发热或红肿加剧须及时复诊。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用药并防止抓挠患处。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