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是一回事吗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不是一回事。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而心脏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
心脏骤停是心脏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中断,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症状。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等。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提高生存概率。
心脏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心脏性猝死多由冠心病、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疾病引起。心脏性猝死前可能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也可能毫无预兆。
预防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应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有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的人群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和心脏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