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红烫代表什么

发布时间:2021-07-0910394次浏览

耳朵红烫存在生理性因素及病理性因素影响,生理性因素是因个人情绪比较恐慌紧张引起。而病理性因素可能是患有中耳炎、外耳道炎症、以及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等,可通过耳部相关检查确诊及治疗。

我们经常发现自己的耳朵会不明原因的有红烫感,老话常说耳朵红烫,代表有人在思念你。但从医学的角度分析,耳朵红烫可能是存在病理性因素,比如患有耳部疾病。所以耳朵红烫代表什么呢?

1.生理性因素

耳朵红烫首先可考虑是生理性因素引起,比如有些人比较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碰到了一些让人恐慌的事情,就会导致个人全身发热,耳朵也会随之发红、发烫。

2.病理性因素

如果伴有其他耳部不适症状,如耳朵瘙痒、疼痛等,考虑是患有外耳道炎症和中耳炎引起。若伴有耳廓红肿明显的症状,存在患有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几率,或是因中耳炎而引起的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等,建议去往耳鼻喉科进行相关检查确诊。

相关推荐

耳鸣是不是一种病
耳鸣是一种病。通常正常人是没有耳鸣的,但是当出现耳鸣了,通常是外界没有这种声音,但耳朵会有出现的声音,多数情况下像蝉鸣、机器声、冰箱的声等。比较轻的病人是在安静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睡眠前,听到了耳朵响的声音,耳鸣比较重的话,在嘈杂的环境当中也能够听到耳鸣,有部分病人还会伴有一定的听力下降等。有了耳鸣之后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通常像外耳道、中耳疾病以及内耳疾病,还有听神经瘤等,都可以引起耳鸣的情况。如果是外耳道的耵聍,取出以后,耳鸣会完全立刻消失,如果是外耳道的炎症或中耳的炎症,经过积极地抗感染治疗,炎症消失以后,病人耳鸣也会完全消失。引起耳鸣最多见的还是内耳的疾病,像突发性耳聋或者是突发性的神经性耳鸣等,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开始治疗的时间和就诊时间越早,效果越好,通过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以及激素的药物治疗,多数病人耳鸣的情况是能够缓解或痊愈的。
语音时长 01:45

2021-06-25

99009次收听

01:59
单侧搏动性耳鸣能自愈吗
引起单侧搏动性耳鸣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熬夜,或者情绪紧张、劳累引起来的,这种是一过性的、功能性的,即便不去用药,注意休息,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还有些人这种单侧搏动性耳鸣,是器质性病变引起来的,往往是比如是颈静脉球高位、颈静脉球体瘤,或者颈部的大血管有斑块等导致一侧耳朵的搏动性耳鸣。如果有斑块及时地用他汀类的药物,斑块消失后,耳鸣可能会消失。如果是颈静脉球高位,或者颈静脉球体瘤,特别是颈静脉球体瘤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手术治疗。
02:11
睡眠不足会导致耳鸣吗
睡眠不足特别容易导致耳鸣,如果睡眠不足,大脑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就会引起头昏、头沉,就会出现耳鸣。另外睡眠不足导致耳鸣可能也跟缺氧有关系,因为睡眠不足或者睡眠的障碍,打呼噜、呼吸暂停等等,缺氧会影响到大脑很多相应的部位。耳朵的供血主要来自于颅内的血管,如果是颅内的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但是不是所有的睡眠不足都会导致耳鸣,出现了耳鸣,如果有明显的听力下降,考虑还是一个器质性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耳鸣没有听力下降,才考虑因为睡眠不足等导致的功能性的耳鸣。
02:25
轻微耳鸣需要治疗吗
耳鸣是耳科中甚至全身许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耳鸣的轻与重需要耳鼻咽喉科医生进行检查,包括听力的检查、耳鸣的检查来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治疗。比如听神经瘤,早应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才能保证生理功能不受到更大的损伤。还有一种是鼻咽部的恶性肿瘤鼻咽癌,早期可能只有出现轻微的耳鸣,一旦发现晚了以后再进行治疗,那么5年生存率就要大大的下降,因此只要有耳鸣就需要进行诊断治疗,查明原因才能不遗误疾病的诊断,保全生活的质量,保住生命的质量。
01:46
儿童也会有耳鸣吗
儿童也会出现耳鸣的症状,如果是耳朵里有异常的表现,比如中耳发炎、美尼尔氏综合征或感冒以后出现前庭神经炎,完全都可以出现耳鸣的表现。耳鸣就是前庭神经等与控制听力的神经受到异常刺激有关。这种刺激当然不仅仅发生于成人,儿童也可以发生。儿童有耳鸣的症状不奇怪,最主要的是寻找耳鸣的病因,是由于中耳发炎了引起来的,还是由于前庭神经元受到刺激,前庭神经元炎、鼻腔的堵塞造成的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美尼尔氏综合征表现,或者是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而导致的中枢性耳鸣也是有可能的。
02:07
耳鸣有哪些临床表现
耳鸣的临床表现包括间断耳鸣、持续耳鸣、吹风样耳鸣,以及蝉鸣样的高调耳鸣。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其他症状,如轰鸣样耳鸣会出现听力下降、头痛、头晕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闷,甚至焦虑、抑郁。少部分患者会有心烦意乱,或失眠、多梦等症状。耳鸣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如高血压,可能和精神性疾病有一定关系,局部出现肿瘤时,也会诱发耳鸣现象。患者应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也可选择中医治疗,比如说耳廓的按摩、针灸,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能对耳鸣也有一定的帮助。
详解耳鸣可以治好吗
耳鸣我们都很熟悉,耳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很多耳鸣患者是很痛苦的,耳鸣可以治好吗,这个问题是耳鸣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耳鸣是很难治愈的,我们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看一下。
耳鸣有彻底治愈的吗
耳鸣有彻底治愈的吗,对于一些轻微的耳鸣,是可以通过调理的方法治愈的,但是严重的耳鸣就不好说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耳鸣疾病关注起来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大家都很关注,耳鸣疾病的治疗问题,也有很多朋友会问耳鸣可以治疗吗,现在就准备起来了解一下
耳鸣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我们的耳鸣患者一定对这种疾病深有体会,因为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之后就会在耳朵里发出很难受的声音,有的人只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突然出现了耳鸣,而且很快就会消失,可是有的人却长期出现耳鸣的症状。耳鸣带给人们的困扰是很大的,那么耳鸣的治疗
发生耳鸣的病因是什么
发生耳鸣的病因是什么呢?耳鸣的出现,其实就是因为耳朵受到了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而在平日里能够导致刺激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我们如果不去了解就没有办法更好的避免耳鸣的出现,那么发生耳鸣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吧。
耳鸣听力下降怎么恢复
耳鸣听力下降怎么恢复?这种情况主要是见于我们的耳部疾病,比如最常见的是我们的突发性的耳聋,患者突然的听力下降,如果它是一个低频的耳聋,我们通过药物治疗,比如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是对于一些高频下降或者是全聋的患者,这种耳鸣和听力下降,很难完全的消失,听力也几乎的不能恢复到原先或者是正常的水平。那么一些其他方面引起的,比如脑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这些引起的耳鸣听力下降,它属于一个中枢性的原因,几乎不能够得到任何的回复,或者说能有恢复,恢复的程度也是很小的,其他治疗的方法,我们可以呢,通过药物治疗、通过手术治疗,然后通过戴助听器,甚至人工耳蜗的方法,通过治疗我们的耳鸣,然后补偿我们的听力损失。
语音时长 01:47

2020-04-16

56356次收听

头晕目眩耳鸣怎么办
头晕目眩耳鸣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要考虑的是耳部疾病,尤其是内耳疾病,要做听功能的检查,看看外耳道鼓膜的情况;还要做体位的实验,排除一下有无耳石症,看有无听力的损伤,有无体位诱发的眩晕;还可以做耳部或者是脑部的磁共振的检查,看看有无占位性的病变。与这些症状有关的,要考虑耳石症或者是梅尼埃病等疾病,这是与耳部疾病有关的。如果经过检查确认有这些疾病,需要进行药物方面治疗,或者是手法复位。药物治疗,主要的是激素,是用来治疗梅尼埃病的。要考虑颅脑的疾病,做脑磁共振会对颅脑的占位性的病变,以及其他的脑部疾病,比如脑梗塞,都能够做到明确的发现和疾病的诊断。针对这些症状,最重要的是要做一系列的检查,不能漏诊严重的疾病,然后根据这些检查的结果,再做相应的处理。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20

59620次收听

耳朵嗡嗡响是怎么回事
耳朵嗡嗡响主要是指耳鸣,耳鸣的音调的性质、声音的性质是嗡嗡响。耳鸣的原因有内耳疾病和内耳的血液循环障碍,以及颈椎病和颅脑疾病。临床上嗡嗡响的耳鸣,主要是内耳疾病的原因引起耳鸣,主要包括内耳的听力下降力、内耳的听神经的损伤、内耳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嗡嗡响。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是进行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要检查一下听功能,还有内耳磁共振的检查,明确发病的性质或者是病变程度、类型等。还有其他原因引起耳鸣,比如颅脑的疾病,包括脑梗塞、颅脑的肿瘤;还有颈椎病,这是病变引起耳鸣。以上的耳鸣也有出现耳朵嗡嗡响,在治疗嗡嗡响的耳鸣的过程中,需要做相关的检查,排除颅脑和颈椎方面的疾病,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20

61516次收听

老人耳鸣病因是什么
老年耳鸣的原因有长期的生活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还有就是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如果老年出现了高血压等一些疾病,也会出现耳鸣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是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的,否则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日常生活中,老人还要注意加强锻炼,通过这种方法来防止一些疾病出现,还要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口味过重,导致身体上火。
怎么处理耳鸣来了
耳鸣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的疾病状态下,或者是不同系统功能异常的情况下,都会出现耳鸣现象。因此当耳鸣出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医院明确病因,确诊是由于哪种疾病引起的耳鸣,或者哪些系统的疾病引起耳鸣;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够缓解,或者是减少耳鸣的出现。早期积极的对耳鸣治疗,后续效果会相对比较好。耳鸣时间越长,治疗越不尽力、不及时,后续持续存在耳鸣的情况就可能会比较严重。另外,由于引起耳鸣的因素不同,如果是由于耳科疾病引起的耳鸣,不及时治疗、不及时干预,长时间耳鸣的存在,还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听力下降,引起听力问题。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21

5921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