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限制液体量、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避免刺激性食物。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改善症状。
1、控制钠盐
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建议使用限盐勺计量,烹饪时用香草、柠檬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食盐。
2、限制液体
每日液体摄入量建议1500-2000毫升,包括饮水、汤粥等所有液体。过量液体会增加循环血量,可能诱发呼吸困难。可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记录饮水量,分次少量饮用。若出现下肢水肿需进一步限制。
3、增加纤维
每日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西蓝花、菠菜等蔬菜。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正常肠道功能,预防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引起胸腔压力骤变,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4、优质蛋白
适量选择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蛋白质是心肌修复的重要原料,但红肉等动物脂肪含量高的蛋白可能增加代谢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
5、避免刺激
禁饮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少食辣椒、芥末等辛辣调料。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心率增快、血压波动,加重心肌耗氧。同时需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减少对迷走神经的异常刺激。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除严格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外,还应保持规律的三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分饱为宜。可适当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坚果等食物帮助维持心肌电稳定,但肾功能异常者需谨慎。建议每周称重监测体液变化,若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饮食调整需与药物治疗、适度运动相结合,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