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怎样保养才不发展到尿毒症
慢性肾炎患者可通过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预防感染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尿毒症发生概率。慢性肾炎主要由免疫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药物损伤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慢性肾炎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避免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减少高盐食品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
2、限制蛋白质摄入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量食用豆制品及红肉,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减少油脂。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合并水肿时需同步限制每日饮水量。
3、避免肾毒性药物
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就诊时需主动告知医生肾病病史,中药需避免关木通、广防己等含马兜铃酸成分。出现药物过敏时立即停药并就医。
4、定期监测肾功能
每3-6个月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发现肌酐清除率下降或尿蛋白增加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居家可使用试纸定期检测尿蛋白变化。
5、预防感染
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诱发肾炎活动,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咽痛、尿频等症状时及早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保持会阴清洁,女性患者注意妇科感染防治。
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散步或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合并水肿时应记录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前兆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金水宝胶囊、黄葵胶囊等中成药时需定期评估肝肾功能,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