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要治疗吗
心脏瓣膜病通常需要治疗,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瓣膜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心脏瓣膜病若处于早期或轻度阶段,可能仅需定期随访观察,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等措施延缓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对于中重度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尤其伴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常需考虑介入治疗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外科手术如二尖瓣成形术。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瓣膜损害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并监测炎症指标。先天性瓣膜畸形若影响血流动力学,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早期干预。
心脏瓣膜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菠菜等食物。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每周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